素心如简,安静平和。
人生三件事不能节省——阅读,学习和运动。人丑所以多读书~

 

《得未曾有之还乡记》

28.“一般天刚微白就起来,农民的作息。这段时间要看孩子,只有起得早才会有一阵清净的时间。不过是做些琐事。写写字,晃悠晃悠,跑步,回来自己做点早餐吃。就这样新的一天开始了。有时候带老婆孩子到后山转转,漫无目的。
这里很安静。现在连县城都不想去,一到城里就觉得浑身不爽。一天到晚尽是那些毫无意义的烂事。
  
  29.我不需要太多跟外界的交流,也厌倦所谓高雅的娱乐。最终心还是需要跟自然来呼应,从那里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所有东西。”
  
  30.“房前屋后要有一些掉叶子的树,这样才能看到四季。要不然无趣。
  
  31.别人可能觉得很辛苦的事,我却那么迷恋。天天在地里都乐意,哪怕被暴晒,也觉得舒畅。”
  我问他,这里最美的季节是几月份。
  春天勃勃生机,秋天萧沉,夏天浓郁,冬天宁静。只要你有心境,就能看到不同季节所释放的不同的美。
  
  32.在深圳住了有十五年。二四年之前,从一家外资企业出来以后,有两三年开始特别背,赚的钱全没了,一切都觉不顺。二四年,因为一张不合时宜的照片被逮捕,关了八十三天。这段经历对我影响很大。后来我用摄影的方式把它重现了。拍完,此事就算画了一个句号。”
  他对我详细述说了这件事情,但提示我一笔带过就可以,因为涉及到其他。我表示赞同。人的命运是被拨弄的,有时完全不由自主,如同狂暴风雨之中的汪洋上的一条船。但心的承受力和对其接受的态度,却是重要的。
  
  33.让我醒悟了一件事,人的生命很短,很珍贵,且只属于自己。不要浪费在跟自己无关的时势、人和事上。就是你说的退,活我自己,独善其身,尽可能远离污浊。
  
  34.早已厌倦城市。不仅生活压力大,更多还是觉得活得毫无意义。就像被卷入了一个洪流之中,失去了自我地活着。这种牺牲如果谈得上奉献也罢,但事实上就是互相之间的消耗。
  我不能把有限的生命荒废在这些事情上。做出抉择,于是离开。城市里那几十平方不是家,安放不了灵魂。逃离也好,后退也好,都是别人的说法。自己待在哪儿最舒服自己知道。”
  四十岁后,他回到梦溪。盖起新房,结婚生孩子,拍《梦溪》系列。一道新生活的分水岭。那段时间,对于他,有种感受特别强烈,一定要活回自己。想怎么活就尽量朝此方向努力。力所能及,不要等。
  谈不上是痛下决心。这是他向往的生活。在乡下一个人生活,没有什么物质要求,像和尚一样。不需要太多的外界接触,也很享受这个过程。如同修行,打坐、临帖,闲来写幅青山卖,不使人间造孽钱。回来独自操办所有事情。别人能帮的很有限。他自己做所有的事情。
  
  35.我说我以前写文章谈论到对摄影的感受。小时候家人在照相馆拍照,拍出来的照片都很好看,包括家庭照。爷爷奶奶、父母那一辈,那个时代拍出来的照片,人物都姿态端正,很有气质。日常普通的人,也习惯以庄重的样子拍照。
  如今一切便利,但一些小相机,把人拍出来都不好看,各种荒废的表情和姿势。那是因为被拍的人没有准备好,拍的人又太粗暴急促。我们对一件事物的珍重感被掠夺了。
  
  36.文字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。往后的孩子繁体字都不识,距典籍就更疏远。古人的东西不能不读,几千年传下来的东西都是精华。我们不识古,谈何创新?小时候学校每周还有两节习字课,现在谁还当回事。现在都用电脑了,连钢笔都不用,何况是毛笔啊。我们算是最后一代使毛笔的人了。”
  
  37.“没有了,就这点玩意儿。人一辈子能做的事很少,恍恍惚惚就死掉了。一棵树一百年还活得好好的,人算什么呢。”
  我说,以前有个读者给我写了一封信,说,我一个下午把你至今写的所有书都买了,只花了三百多块钱,但却是你十多年的表达。
  在无限的时空中,人的确是不算什么的。但表达出自己,完成自己,这是生命度过的方式。
  
  38.“时代变化太快。现在整个村子一头耕牛都没有,牛养着都是给人吃的。全面机械化是农村发展的唯一出路,一般是这样宣传。以后农村的孩子连犁为何物都不知道,不知道犁跟牛的关系,也不再知道为什么犁字下面要有个牛字。我们这一代送走了农耕文明,送走了手工时代,也许是在做绝后的事情。”
  
  39.稍微有点空闲也会想该做点什么好,觉得生命有点太平淡,或者说太轻了。但有时候又觉得这样其实也挺好。在城市里,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重要,存在感太强了。”
  
  在这里住两年,觉得自己有变化吗?
  不到两年就有变化。自然和天空特别容易影响人。大自然不动声色,但是给人很多启示,考虑很多事会从自然的角度出发。在城市里感受实在太有限,没有这么多。夜里灯火通明,会睡得很晚,在这里作息比较符合自然规律。这样很好。
  
  40.谈论起在农村生活的特点,平时来往的人很少。他们一致认为,不需要跟很多人来往,有些往来纯属没意义。
  
  41.《浮生六记》里还有一种用法,荷花花瓣朝开暮合。黄昏时把茶叶放进去,晚上花瓣把茶叶裹住了,次日早上拿出来,茶叶浸润了荷花的馥郁香气。这是一个很美的细节。
  
  42.农村出去的孩子分两类。一类是出去了就必须衣锦还乡,否则数年也不回家。一类就是想彻底地摆脱农民身份,做城里人。像他这样特别想回来的,极少。
  
  43.宗教有太多好的美妙的东西。儒释道我都爱,无法选择要这个不要那个。但我觉得,活在俗世的人,最应该修的还是儒家,他们讲的才是人间大道。只不过我们时常太浅薄地去理解。既然你不能佛(非人也),也不能仙(山中人),那就儒(人之所需)吧。好好修身齐家。
  
  这些想法形成的来源是什么?
  
  有原始的东西,还有看古人先贤。习字读书再怎么不求甚解,也多少会受些熏染,得到很多教诲。时间久了,会习惯按理想中古人的活法去生活。
  
  44.“书法要求平衡,力量要收放,一收一放即阴阳。无收不放,笔无孤起等,有很多的道。大道至简,做人的道理也是统一的。书法会让心比较静。静通万物,就不用担心搞不好艺术之小技。”
  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贯通的,这是厉害之处。一个练书法的人如果想学中医,肯定比一个不练的人学得好,是一脉相通的,讲的是一回事。学完中医就不用担心看不懂书法,看得懂京剧就不担心看不懂武术。中国文化高妙之处就在这儿,常常一语道破天机。任何渠道都通大道,日常生活也可以是大道。
  
  45.前段时间抓乡村卫生工作,听村主任在广播里喊话,“有些妇女,门口不扫,被子不叠……”觉得很有意思。现在政府也开始重视农村垃圾处理问题,现状的确太严峻,“过去食品基本没有包装。瞧瞧现在,两块饼干就用一个塑料袋装着。造孽啊。”(这段广播很有意思23333)
  
  46.对我来说,内心宁静的话,守着几棵树一样可以过一辈子。它们可以成为永久的知己。山色这么美,看一整天也不会厌倦。得到的愉悦,远胜过赚一千万开奔驰、宝马。金钱、科技、物质解决不了人的空虚,这不是阿Q精神。幸福感百分之九十跟这些没关系。这些想法也许是上帝赐给我的一点慧根,加上童年的经历、后来的自觉。”
  
  47.没有比捡拾瓷片更幸福的了,干吗要拼命消耗社会资源、自然资源去获取?况且获取的还并不一定是幸福。就算给你幸福,你懂得去享受吗?很多人体会不到由内而外的欢喜,也可以说上帝没有赐给他这份福。他们更享受一个恒温的游泳池、一辆昂贵的保时捷,然后活在别人的眼光里。”
  我说,现在的时代物质消耗过度,但人们在欲望中得不到真正的安稳。比如手机不断提高技术,更新换代,导致许多人手机根本没有用坏,但甘心情愿跟着潮流消耗金钱。拥有一个更新款、更先进、更奢侈、更好玩的东西,仿佛可以带来愉悦和成功的感受,即便这种感受转瞬即逝。
  我们应该珍惜已拥有的事物,珍惜地球上的每一处资源,有感恩和平静的心态。
  
  
  48.如你所说,人的生命可以在与自然的互动里得到滋养,但是很多人缺乏这种能力,只能尝试通过其他途径,通过各种欲望的实现让自己得到满足。人的心灵,有时躁动得一刻都离不开外景和外物,需索各种新闻、娱乐、讯息、声色,并被这些控制。
  他说,人的心灵空虚,没有跟自然互动的能力。但物欲永远不能满足心灵。佛家有言,多欲则苦。无休止的吃喝、豪车、花样百出的商品,都是短时间的麻醉。
  “有时候我怀疑,为什么几千年的文明在我们这一代就抛弃得如此彻底呢?为什么现在的人就把持不住自己了呢?是真的丧失了,还是一种短期的迷失?”
  
  49.他自己作过一个总结,身边有成就的朋友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农村出来的。农村的孩子起点会低些,可能开窍要晚些,但不要紧。他们天生接触土地,天质好,能嗅到的看到的触摸到的都是自然。有足够的感知,蓄积的能量够,自然有爆发的时候。这种储备很重要,城里孩子缺的就是这个。所以他不能让孩子在城里的尾气中度过童年和少年。
  虽然现在不可否认,农村也在遭受一种结构性的毁灭,但他认为有意识地带着孩子去触摸,去感受,还是会不一样。知道到底什么东西对孩子有好处。触摸到一次,比想象一百次更有效。
  “在任何一个地方,加拿大、美国什么的,不管多好都不属于你。只有童年的东西才属于你,因为有过足够交流。童年的记忆太重要了,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。黄永玉描写的一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。他小时候坐在腰盆里,在荷塘里穿梭,透过阳光照射的荷叶,看到天空。多美好。”
  
  50.“需要做的事还很多。但孩子幼小,时间都是小块小块的,总是被生活琐事扯得支离破碎。我是危机意识很重的人,有时会感觉焦躁。因为正值壮年,得拼命工作,不工作就等着喝西北风。后来觉得一定要迈过这个坎,把平常琐碎的生活当成修炼。其实是一个心态的转变。要去接受,平淡地看待。
  只有释怀了,打开了,才有可能看到一些别的东西。要不然状态始终不对,逼到更死角,情绪不好又会影响到家庭。更别谈创作。都不会好。得考虑长远些,没别的办法。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努力。
  
  51.记忆是很重要的。那棵山楂树下有一块长形的鹅卵石,是盖房子的时候挖出来的,小时候就一直摆在台阶上。哥哥前几天见到,一下子热泪盈眶。更不用说一棵大树。一棵大树是能影响几代人的。
  
  52.我们在抉择一些事情,剩下的时间怎么过。不想清楚一辈子太冤枉了。一定是要过自己最想过的生活。
有时待在一个环境时间太久,太熟悉,也会不敏感。需要自律,唤醒一些东西,把敏感从麻木里拽一拽,看一看。接触和感知一些新的东西。但他也并不觉得旅行、同行交流很重要。觉得人只需要内心强大。如果心足够强大,不需要远行。
  
  ——《得未曾有.还乡记》
  

评论
热度(1)
Top

© 苏静安 | Powered by LOFTER